
案件經過
當事人原是為了幫孩子參加Instagram上的「樂高抽獎活動」,誤信對方帳號為合法商家,依指示提供了自己的銀行帳戶以便領獎。 未料,帳戶卻成為詐騙集團的收款工具,不久後便收到兩筆陌生款項,帳戶遭銀行通報為警示帳戶。當事人震驚之餘,隔日立即主動向警方報案並同意退款,但仍遭檢方以涉嫌「幫助詐欺」進行偵查。辯護策略
案件發生後,當事人透過友人介紹,委任李思漢律師擔任辯護人。李律師在了解整體脈絡後,認為本案核心問題在於:「是否能認定李女士有幫助詐欺之犯意?」因此,李律師以「受騙交付帳戶而非有意詐欺」為主軸,提出以下辯護要點:• 被告並未提供銀行帳號密碼,單純為幫助兒子領獎而配合操作。 • 詳列與該Instagram帳號的真實對話內容、帳戶交易紀錄、報案證明及退款同意書,全面還原事實全貌。檢方無法提出任何被告與詐騙集團連繫之具體事證。 • 被告款項雖匯入該帳戶,但事後主動報案並全數退還款項,顯見並無詐欺犯意。 • 援引最高法院多則判決意旨,強調「罪疑唯輕、有疑唯利被告原則」。